江南时报讯 “过去,由于各项制度不太规范,遭遇竞争对手恶意诉讼和举报,公司吃了不少‘哑巴亏’。”在常州市钟楼区某科技企业内,大厅、走廊、楼道等地,合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该企业董事会秘书王某感慨道:“如今,在钟楼区司法局的合规指导下,我们实现了‘重生’,同时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坚持合规与效益并重,才能让企业行稳致远。”
近年来,钟楼区司法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落脚点,在常州市率先开展企业合规建设,探索区域合规管理的“钟楼范本”。通过组建合规服务团队,设立轻量化合规管理组织,对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重点合规风险实施管控,协助企业提升主动合规理念,为全力建设“长三角一流的现代化城区”贡献法治力量。
目前钟楼区共有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企业28家,拟上市企业3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63家。规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优化营商环境大气候,形成了探索企业合规的内生动力。为此,钟楼区司法局创新“科技+法律”服务模式,出台《推动企业合规建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企业主动合规试点,从企业合规的制度建设、支撑体系及行政监管、刑事合规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刑事合规、涉企联合执法检查等试点,带动行政合规取得突破。并与财政局联合发文,设立合规专项资金,通过公开申报、遴选,选取3家重点企业开展主动合规试点建设,打造区域企业合规建设工作示范。
“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建立合规性管理制度,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某智能制造公司财务副总监徐某表示,对于智能制造产业来说,知识产权保护是最常见的合规难题。
钟楼区司法局与江苏东晟律师事务所组建企业合规法律服务团队,以“产业链+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从成立企业合规委员会、设置合规联络员、建立合规联席会议、编写合规管理制度、打造合规文化等,开展“一对一”的专业性指导——制定专业合规管理指引,有组织、分步骤引导企业主动合规;组建专家讲师团,开展企业合规专项培训;打造“钟司有约,法商共营”品牌,推进常态化法律服务与各板块、各部门联动;研发“合规体检”小程序,大数据分析排查企业合规风险隐患;成立“专精特新”法律服务团,开展线上法治直播、提交法治体检报告、推送法律资讯……推动企业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
钟楼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蒋磊表示,“企业合规建设需要多部门联动、共同推进,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潜在的合规风险,释放产业发展潜能。”他们通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优化减少行政执法检查频次;组织执法部门制定出台重点领域涉企常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和轻微违法行为轻罚免罚清单,推行柔性执法。同时与检察院、工商联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联合开展“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行动”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合规意识。
“我们于去年初整合法务部、审计部和证券部,成立企业合规服务中心,建立合规管理防线,为企业发展搭建‘防火墙’。”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江金说,他们率先完成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有效防范运营风险,优化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钟楼区司法局还积极创新企业信用修复制度,制定信用修复工作指引,推动行政执法部门细化重点企业信用修复“从快从简”流程;树立“企业要发展,经营先合规”理念,加强与板块、部门联动,形成企业合规建设的“钟楼样本”,并获全市推广;率先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组建企业合规建设委员会和合规专家智库,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制定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指导监督企业合规建设工作推进全过程。
下一步,钟楼区司法局将扛起牵头责任,聚力攻坚、合力推进,围绕打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目标,坚持以“小切口大视角”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引导企业加强合规建设,不断深化与各板块、各部门联动,为企业合规经营提供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让企业合规建设成为钟楼区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名片、新品牌。
吴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