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咖金|只此青绿
2024-10-13 21: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茶咖金  
1
听新闻

只此青绿

□ 茶咖金

 

  没有看过《只此青绿》前,我不懂中国的传统国画;看完《只此青绿》后,内心燃起的是身为华夏儿女的满心骄傲与自豪,更是对古今匠人们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和物燃尽心血的崇高敬意。

  虽然我热衷于书法,但在艺术领域,自认为是艺术盲,并不懂得如何去欣赏。我抱着看剧情片的心情去看它,然而,看到三分之一时,我放弃了我原有的设想——它,是舞台剧,电影版的舞台剧。我一下子进入了认知盲区,我不确定自己能看懂它。事实是,我差点哭了。我想这就是这部剧的魅力所在吧,它没有剧情,甚至全场没有一句对白,但是它的分章描述,它的细节铺垫,它的人物刻画,它的艺术表现,都让人感觉入木三分,看完之后,犹如一股清流席卷全身,让人耳目一新。它有很多亮点可以去描述,但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动情之处。

  有人说,18岁刚刚好,如果早一点或者晚一点,王希孟就画不出这样的作品。这一点,已经过了两个18岁的我,大致上是认同的,除非有奇迹。从15岁刚入画院习画的顽皮少年,到后来不断向宋徽宗献画不断被拒,再到18岁呕心沥血耗时半年完成《千里江山图》并一举成名,王希孟必定是有天赋的,他对画的热爱也深入骨髓,并在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中顽强地挺了过来。我们从他对山河万物的刻画中,也能看出这个少年对这世间的喜爱。那股属于少年的炙热,那股拼搏向上的精神,那股顽强的钢铁般意志,那股对画功几近完美的不懈追求,都是让人不禁动情的点滴。

  一幅长卷,我们往往会关注画长卷的人,但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它是所有匠人通力合作的产物,缺一不可。织绢人的抽丝慢织之柔,磨石人的攀高取石之勇,制笔人的一丝不苟之细,制墨人的千锤百炼之刚,篆刻人的精雕细琢之诚,加上创作者精湛的画功、巧妙的构思,最终成就了那幅传承近千年的巨作。这些匠人的匠心,让人动情;而这些舞蹈家的倾情演绎,更让人动情。

  电影最后致敬了传统文化的守艺人,没有这些人,我们看不到这幅《千里江山图》,没有他们的精心呵护,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在人类的文明进化史上已经创造出那么多无形的宝贵财富。

  看过这部电影,相信更多的国人会坚定文化自信,更多的匠心会被植入,更多的匠人会相继出现,不仅在文化领域,也在科技领域,一起携手,共同绘制祖国的大好河山。

标签:匠人;舞台剧;崇高敬意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