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从种子到稻米、再到餐桌,成为能够满足味蕾的经典主食,需要经历怎样的“蜕变”?它们在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们手中曾被给予过怎样的期待?9月1日,苏州市虎丘教育集团虎丘实验小学校举行“勤为本 俭养德 虎娃争做‘光盘侠’”开学典礼活动。虎娃们摩拳擦掌,纷纷争做“食光”管家。
“一粒稻谷播种后,会长成一棵稻苗,一棵稻苗可长出15至30株稻穗,每一株稻穗约有120至200粒稻谷,因此,每株稻苗最少可结稻谷1800粒……”“虽然一粒米还不到一厘米,但是成为盘中餐最快也需要3072个小时。”这是虎丘实验小学宣讲团在为大家科普节粮知识。栩栩如生的手绘、生动有趣的讲解、韵律十足的快板……宣讲团的成员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小朋友们描绘一粒种子的故事,诉说来之不易的一餐一味。“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在爱粮节粮的宣讲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将自觉节约粮食、爱粮节粮的理念扎根心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在本次活动中,虎丘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还化身一个个“光盘监督员”,监督大家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定期评选“光盘标兵”,鼓励大家争做珍惜粮食的小卫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动感的音乐,欢快的节拍,原来是低年级的同学齐唱《悯农》,他们用歌声赞美勤俭,用吟唱感受劳作辛苦。
除此之外,虎丘娃们还制作了各式的餐桌立牌,新式标语入脑入心,置于桌面最显眼处,饱含期待与承诺的节粮标语流淌在笔尖,镌刻在心上。三寸纸盘,创意无边,还有的学生用纸盘描绘出节粮爱粮的美好愿景,用手中画笔展示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践行“光盘”使命。
古有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今有虎娃勤勉节俭、朴实无私。光盘是切入点,节俭是大范畴,苏州市虎丘实验小学通过开学礼号召全体同学跟随舌尖时尚,牢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贤人嘱托,珍惜盘中餐,将“食光”融入手足间。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