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开展“暖心活动”,精准帮扶困难群体就业
2022-11-02 11:06: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宗帅 袁巍然 王浩  
1
听新闻

  江南时报讯 近期,徐州市人社局联合市民政局、市残联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通过认真制定援助计划,落实援助政策,提供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障,充分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多措并举精准助力困难群体就业,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据统计,从今年8月份起到10月底开展的“暖心活动”,全市认定各类援助对象12924人,走访慰问服务对象8106人次,举办招聘活动92场,提供岗位3.2万个,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7357人。

  拓宽“暖心”范围,完善就业台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徐州各级人社部门加强与各兄弟部门的协同配合,掌握特殊困难群体基数。依托省人社信息一体化平台系统对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与低保家庭、持证残疾人等数据进行比对,梳理年龄、失业时长等基本信息,全面摸清辖区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残疾、低保、就业困难人员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及时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援助范围,精准锁定就业援助对象,动态更新省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相关系统数据,进一步健全就业援助信息化实名制工作台账,落实动态跟踪管理。

  开展“暖心”帮扶,精准就业帮扶。聚焦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健全就业困难群体关爱帮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家庭三方作用,综合运用政府救助、社会福利、社会帮扶等措施,分类施策,精准、长效帮扶,提高综合保障能力,补齐补强就业困难群体关爱帮扶短板,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就业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底线兜住、边缘扶助、急难稳住”的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将采集到的求职需求与用工岗位进行匹配,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将培训需求与职业培训数据比对,精准推送培训项目;将以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与灵活就业参保比对,精准推送社保补贴政策。

  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完善就业帮扶机制,重点帮扶长期失业、大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残疾人员。通过制定“一人一策”,实现“出现一人、认定一人、帮扶一人、稳定一人”的精细化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就业援助机制;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及时跟进回访。

  搭建“暖心”平台,推进就业援助。广泛开展招聘活动,加大对全市企业、园区调研频次、力度,指导企业参加江苏省智慧就业云平台,通过举办“重点群体帮扶专场”“复工复产·职等你来”“民营企业月”“线上局长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更接地气地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同时,注重强化校企交流对接,举办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企业开放日主题活动,吸引就近就业创业的高校大学生报名参加。举办“徐州市2022年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见习供需双选会”,邀请徐州市已被列入县(市)区级就业见习基地的46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提供就业见习岗位242大类近2000个岗位。

  创新“暖心”模式,扩展援助内容。建立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培训基地,设立14个专业化的特色培训教室。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特殊困难群体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举办各类具有针对性的培训班12期,培训学员374人。升级改造市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建成江苏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开展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现场招聘等服务工作,搭建就业服务桥梁,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对接。另外,还在宣传彩页、社区网格群等传统宣传途径的基础外,创新打造“党建+就业创业惠民墙”,推出四大板块:岗位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公示栏、信息栏,积极整合打包现有最新就业创业政策,切实将政策资源转化为宣传优势,同时结合辖区求职用工信息、公示事项,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就业政策宣传格局的基础上,促进全区供需对接信息的常态长效,推动供需匹配。

  兜底“暖心”工程,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以兜底“暖心”活动工程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稳定就业。根据省人社厅等十五部门关于印发《江苏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规定,徐州市制定了活动期间公益性岗位开发方案,梳理基层岗位用工和缺口情况,推进“残疾人之家”公益性岗位覆盖面,多举措为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就业保障。截至10月底,全市范围内新开发了6000个公益性岗位,已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已安置就业困难人员3288人,切实保障了失业人员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下一步,徐州市人社部门将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加大援企稳岗、“苏岗贷”和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扎实推进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分类帮扶,开展定制化就业帮扶,抓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服务,持续搭建现场招聘、网络招聘、直播招聘、特色招聘等“多元一体”的供需对接平台,为各类求职群体提供精准招聘服务。

  (宗帅 袁巍然 王浩)

标签:帮扶;招聘;就业困难人员
责编:陈衍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