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破解原创设计领域维权难题,近日,“宁知驿—益企行”系列活动走进观兰(江苏)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举办“聚焦品牌维权——打击复刻侵权行为”专题研讨会。南京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市消协相关工作人员、知识产权及法律专家、电商平台代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共聚一堂,共探原创设计品牌维权路径,助力构建全链条保护机制。
活动中,专家针对原创设计保护难点,系统解析外观设计专利与著作权的差异化保护策略:一是保护对象差异,外观设计专利聚焦产品整体或局部形状、图案的创新性设计,需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授权,著作权则自动保护具有独创性的设计图、效果图等表达形式;二是维权路径差异,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以“整体视觉效果近似”为标准,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著作权侵权判定则侧重“实质性相似”,可覆盖设计创意表达的全场景应用。专家建议,企业应优先为核心产品申请外观设计专利,通过国家审查确权构建法律保护屏障,同时可对产品纹样、装饰性元素等辅以著作权登记,形成“专利强保护、版权广覆盖”的立体防御体系。尤其对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因其排他性强、侵权判定明晰的特点,能更有效地遏制仿冒行为。
会上,专家解析了商标侵权认定的三重标准:一是商标显著性,独创性词汇比通用名称保护范围更广;二是商品关联度,如家居与建材属关联领域,使用近似商标构成侵权;三是混淆可能性,需结合商标近似度、商品关联性、市场认知度三维度综合判断。专家建议,首先应注册防御商标,如在智能家居(第9类)、设计服务(第42类)等衍生领域提前布局;其次应建立监测机制,加强预警,实时追踪近似商标申请。
针对企业提出侵权行为发生后面临的取证难题,专家提出“三步固证法”:首先,将电子存证前置化,对设计手稿、产品图册、展会影像等材料实时存证,确保证据链完整。其次,将侵权证据固定,通过公证购买侵权商品、录屏截取网络销售页面、保存物流信息等方式,形成闭环证据。最后,采取多元维权路径,包括:行政途径,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侵权证据,申请行政查处;司法途径,对恶意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损害赔偿;平台自治,通过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通道发起投诉,要求下架侵权商品。
下一步,市局将持续推进政企协同、跨域联动,通过政策赋能、技术支撑、生态共建,为原创设计型企业营造“尊重创新、保护原创”的发展环境,助力“南京设计”品牌走向全国、迈向世界。
通讯员 宁市轩 记者 殷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