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共享教育智慧,分享教育体验,实现增效提质目标,长期以来,春星小学与新吴特校携手开展“普特融合教育,让孩子共同成长”校际交流活动。春星小学的“红领巾小记者”走进特校展能课堂,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并代表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三点半”少年新闻课堂的全体小记者进行善款义捐。每周三,特校学生也在教师带领下来到春星小学,在课堂体验中与春星娃热情互动,携手并肩,见证成长。
(春星小学的“红领巾小记者”走进特校展能课堂)
(春星小学善款义捐)
多年来,春星小学秉承“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办学理念,确立“让每个孩子自信地学,让每个教师幸福地教,让每个家庭快乐地伴”的办学目标,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区号召,保障每一个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加快建设融合资源中心,稳步推进随班就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融合+适合”的普特融合教育之路,形成“大融合”的发展格局。
(特校学生与春星娃热情互动)
(特校学生走进春星小学课堂)
聚合一群人:“资源教师+N师生”,形成“大融合”人文关怀
春星小学以文化立校,坚持目中有“人”、以“人”为本,为“人”而谋,深入开展融合教育,重点打造一支“普特结合”的教师队伍。牵手“壹基金公益团队”,建立“资源教师+资深班主任+任课教师+党员骨干教师”的融合教育师资群体,呵护每一位特殊需要儿童。学校成立融合教育教研组,融合教育教研团队不断完善特殊学生评价机制,积极开展个案研究,侧重研讨特长发展表现优异的特教案例,不断优化特殊学生个性化发展课程清单。每学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沙龙研讨。
(教研组培训)
学校积极搭建学习平台,组织特教专职教师上岗培训、赴新吴特校实地考察、专项线上培训、外出听课等活动,力求覆盖面广、专业度强,帮助教师尽快适应普特融合教育发展现状,以切实的行动呵护特殊儿童,形成人人参与、个个支持的“大融合”人文关怀。
建设一体场域:“资源中心+X资源群”,构筑“大融合”物型空间
春星小学在加强随班就读的同时,积极探索资源教室建设,以“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起点,逐步建设“资源中心+X资源群”的一体场域,努力为特殊需要学生提供“正常、适切”的教育环境。
(心理咨询)
2018年,学校依托“星心屋”心理咨询室建设融合教育资源中心。2019年9月,学校搬进新校舍,进一步完善资源中心,做到功能区划分合理、安全保障到位。学校配齐配足融合教育设施设备,精心选购教材和图书,为每一位特殊需要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游戏、艺术、康复等课程。与此同时,学校拓展心理咨询室、图书馆、体育场、食堂、书法、音乐、美术、科学等专用教室,一并纳入融合教育“资源群”,让特殊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走向更多普通学生在场的生活场,构建“你我共成长”的大融合物型空间。
打造一张清单:“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拓展“大融合”发展路径
春星小学全面开展特殊学生评估,明确学生需求,提出适宜的安置教育建议,制定学期个别教育计划,建立个人档案,打造“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私人定制课程服务清单,做到“一生一清单”。德育处指导开展融合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全校性男生女生节,教育引导普通学生接纳关心“特别的伙伴”,让特殊需要学生获得认同感、融入感、满足感。学校还专门为无法到校上课的孩子量身打造“送教上门”教学方案,党团员先锋开展“三走进”活动,上门送教、送温暖。
(家长沟通)
学校还将特殊学生家长纳入课程建设系统,让家长参与课程清单制定,参与孩子们的教育、训练和评估,资源老师联合特殊教育专家对家长开展培训指导,指导家长在家科学辅导训练孩子,并定期回访,不断优化训练方案。学校努力构筑“家—校—社会”的三位一体网络,拓展“大融合”发展路径。
“融合+适合”的普特融合教育已初显成效,聚合“资源教师+N师生”的人文关怀,建设“资源中心+X资源群”的一体场域,打造“普通教育+特殊教育”的个性清单,春星小学“每一颗星星都闪光”的“大融合”聚光暖护行动有心、有情、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