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亮点多
2021-02-23 19:58: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江南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海燕  
1
听新闻


《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亮点多

全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江南时报讯(记者 孙海燕)2月23日,在南京市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就最新出台的《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2021年版)》详细介绍了政策的制定过程、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针对“堵点”“痛点”寻找突破点,更大力度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南京市正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制定过程

结合实际提出措施和任务

  杨学鹏介绍,在“2021年版100条”形成过程中,南京市紧扣“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的总体思路,充分借鉴两个“100条”制定和落实中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吃透国家、省优化营商环境新政策。对标世行标准、国家评价、省考体系,聚焦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动集成办理和“异地通办”等最新改革要求,结合南京市实际提出贯彻措施和具体任务,不折不扣推动落实。

  吸收标杆城市新经验。既注重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充分吸收北京、上海等领先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政策集成创新;又注重总结提升、自我完善,全面总结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从基层改革实践中提炼创新举措,着力形成一批具有南京特色的目标任务,保持政策措施的领先性,全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基本内容

在全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

  据介绍,“2021年版100条”主要内容包括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

  首先,要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在全市推广“一业一证”改革,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简化企业登记、注销手续。

  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主要是探索重点领域“互联网+监管”,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做到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方面,建设“宁企通”企业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智能匹配、精准推送。深化“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建立“城市合伙人”制度,加强政企互动。

  至于创新要素保障方式,主要是加强土地、人才、融资等全方位要素保障,推动招商引资和企业培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

  当然,落实法治保障配套必不可少。要严格执行产权保护司法政策,实现纠纷多渠道、“一站式”解决,压缩民商事案件审理周期。

  此外,南京将推进改革集成试点。在江北新区等板块探索实施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将试点效果较好的举措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主要特点

针对“堵点”“痛点”寻找突破点

  杨学鹏表示,纵观南京市出台的三个优化营商环境政策“100条”,第一个100条主要围绕优化再造企业办事流程,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上下功夫;第二个新100条主要围绕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确定的重点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2021年版100条”则更加突出“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强。具体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一是在政策导向上,更加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2021年版100条”作为政策升级版,更加强调政府主动作为、优化服务,当好服务企业群众的“店小二”,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比如,部分企业反映,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信息闭塞、难以及时获取发展机会的现象。在“2021年版100条”中,南京市专门提出定期发布南京“机会清单”,收集和发布城市投资机遇、投资需求,助力企业准确及时地掌握城市发展机会,参与城市发展。

  二是在政策举措上,更加重视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2021年版100条”围绕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堵点”“痛点”寻找突破点,更大力度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比如,南京市结合疫情防控期间惠企政策兑现的研究,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解决企业对政策“不知晓、找不到、不会用”的问题。

  三是在政策落实上,更加重视先行先试、引领突破。“2021年版100条”更加突出以先行先试作为推动政策落地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江北新区“国家级新区+自贸区”双区叠加的优势,推动“信用+承诺”建设项目绿色直通审批等一批重点改革举措在自贸区先行先试。各区也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相关领域的改革试点。南京市政府将定期对试点情况开展考察和评估,将试点效果较好的举措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以点带面,引领突破。

标签:南京市;政策;突破点
责编: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