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时报讯 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克服基层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少案多”的现象,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创新引入部门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应诉案件办理工作机制。通过紧抓“制度规范、能力基础、争议化解”三个关键点,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2020年,全局公职律师直接审理全区行政复议案件18件,指导部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1件;直接代理区政府行政应诉案件3件,参与指导部门代理区政府行政应诉案件17件,积极适应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形势新变化。
一是制定公职律师办理案件规范,确保“出庭又出声”。在局内出台《浦口区司法局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工作的考核管理办法》,为专业人员参与复议应诉提供规则支撑,让公职律师参与办案的权力来源更加正当。针对调解行政争议案件、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等情况进行逐项加分或扣分,将绩效结果作为年底公职律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由一把手局长发挥“示范效应”,带头办理标的3.2亿元的江标集团行政协议案。其他具有公职律师资格的科室成员,也充分发挥业务特长与法律专长,根据所联系的业务条口,承办相应的复议应诉案件,凝聚成团队办案的强大合力,就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发表意见,确保“出庭又出声”。
二是夯实专业人才队伍能力基础,确保“出声又出效”。统一订购“icourt专业办案软件”,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同类优质案件的搜索比对,进一步提升办理意见的合法性。将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法律素养高的公职律师调配到复议与应诉工作岗位,开展“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工作方式。邀请市局、市中院领导开展2场专题授课,确保局内公职律师熟悉掌握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工作原则、办理流程等事项,有效提升队伍办案能力。在局内组建办案专家团队,形成“疑难案件涉法案件联席会商机制”,针对行政争议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常态化进行集体审议和专家论证,确保“出声又出效”。
三是推动行政争议真正案结事了,确保“出效又出彩”。聚焦行政案件“诉前调解、实质化解”目标,将说理式办案贯穿案件办理全程、调解说服工作同步展开。选取局内7名公职律师、1名公证员和1名基层司法所长成立“律政先锋”公益法律服务团队,每周四参与永宁街道“律政先锋工作室”值班。通过受理前沟通协调、审理中监督纠错等措施,灵活运用“以案释法”“背靠背疏导”等调解方式,从源头上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切实促进“案结事了”。2020年审结的15件行政复议案件中,因申请人撤回复议申请而终止的行政复议案件有12件,综合纠错率达80%,同比增长15%,促进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力节约办案资源和社会成本,确保“出效又出彩”。(杨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