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宁:最忆金陵金沙井
2021-03-07 10:25:00  来源:江南时报  作者:张长宁  
1
听新闻

  金沙井在南京城南老门西。从三山街往南走,右手第一条巷望鹤岗,第二条巷便是金沙井,而“L”型的望鹤岗巷尾与金沙井“十”字路口衔接。上世纪60-80年代我家曾住望鹤岗,院子的南墙外就是历史文化名巷——金沙井。

  金沙井巷长约200米,历史上曾用名“金沙泉巷”,明朝正德年间的《江宁县志》等典籍皆有记载,据传,某年大旱,众人于此掘井打水淘出金沙,云云。

  言归正传,先说说“侵占”古迹的金沙井小学。小学的“面子”那不是一般的大,居然在晚清太平天国“总理府”里办学长达半个世纪。其校长室还曾是洪仁玕干王府的“白虎堂”,而小学1至6年级共20多个班级所在屋,则是原太平天国时期府署六部的办公重地。那个天王洪秀全“拜上帝”布道的场院,却成了该小学的操场。

  始建于明代的金沙井30号的尼姑庵,上个世纪50年代初日趋荒废,后随师太圆寂而冷落。进入50年代中期时,冷庵庭院草木深,老尼姑也所剩无几。后来一位包姓的阿姨,在尼姑庵遗址上“民办”了一所托儿班,一办就是30年。

  星移斗转。前不久,我去那尼姑庵旧址寻找遗迹,却见到“长乐空调制冷公司”的招牌贴在其门楣上,赫然醒目。

  据查,1982年3月金沙井36号的洪仁玕干王府遗址被立碑受到重点保护,碑上书:“此处是南京地区现有唯一确指的太平天国建筑”;而那座尼姑庵似已被人淡忘。

  据老辈人传,1945年入冬,随着1名“日本女谍”的暴露,其所藏匿的尼姑庵及其后院通干王府的“墙洞”被人发现,古迹遗址的“布道院”与“庵院”这才重现公众视线。后查明,这名所谓女谍,其实是1名被强留军营的日籍慰安妇。在日本战败宣布投降的当日出逃时,突然撞见满操场的日本军人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剖腹自杀、搂枪自决、上吊自尽……血腥的场景吓得她抱头鼠窜,后虽被金沙井尼姑庵师太收留,可她所患迫害妄想症严重,天一黑就凿墙挖道钻洞。不久,她被当局捉拿“过堂”,直到身份弄清被遣送回国。

  我的中学母校就在金沙井,不少同学的家长都是小有名气的历史人物——负责梅园中共代表团安全的民国首都警备区范姓团长,解放南京的华野部队先遣团徐姓政委,桂系将领“小诸葛”白崇禧的亲戚,《上海的早晨》作者、前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的胞姐周慧芳……周还是这条名巷最早的居委会主任。

  金沙井“九院”轶事不少。“九院”者,9个院落也。洪仁玕干王府“布道院”、尼姑庵“寺院”已有前述,下面再说说“辕门”大院、“四大家族”深院、工厂宿舍院和居民大杂院。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升空,10分钟后成功进入轨道。那个狂欢夜留给我的记忆实在太深刻了:城市上空被焰火礼花染红,空气中弥漫着呛鼻的火药味,大街小巷锣鼓喧天,马路上巡礼的花车高音喇叭声炸耳朵。

  午夜以后,各单位分别接到通知,要求按时间、分时段、顺路线连夜举行庆祝游行。那天拂晓前,当我校的游行队伍涌进夫子庙贡院街“T”路口时,瞬间被卷入3路游行队伍汇集的人潮旋涡中。本班绰号“胖子”的同学不慎跌倒,遂被乱脚踩踏而休克。

  幸亏胖子被师生及时组成的人墙盾牌护住,经老师掐人中等一番抢救,在同学们的呼喊中,他终于有了气息……

  那天清晨是我搀扶“胖子”回的家。他住的金沙井11号那时已是市检察院的宿舍。那天胖子他妈为满足我的愿望,从大衣橱里取出一把日本佐官指挥刀给我看,说这是她丈夫当年在杀鬼子战场缴获的,后被八路军某旅长亲授作为奖品。长刀出鞘闪出寒光,睹物思人,胖子他爸生前曾为南京市检察院第5任检察长。

  听老辈人说,金沙井11号大院曾是将军府邸,还作过军营,“辕门”大院的别称由此而来。大院内的建筑格局我至今记得:迈进铁皮厚木扇门,穿过矩阵巷道,眼前空场豁然开阔,空场后是二道横拉门,门两边是玻璃排窗式厢房。试想,两边厢房前若垒起沙包架上机枪,一旦形成交叉火力网,再多的士兵一时也难以攻进大院。一次中学同学聚会时“胖子”告诉我,此院最早是大军阀孙传芳手下一个师长的住所,后为江浙军阀雇佣的白俄兵的临时驻扎营地。而过去我听老辈人说的更狗血的是,汪伪时期此院曾住过一个伪少将旅长。某日,他带“和平军”3个团到里下河地区“清乡”,结果中了新四军的伏击,溃逃时被流弹毙命。不久,其遗孀占着“辕门”大院改了嫁。

  金沙井“四大家族”的住处建筑各具特色,墙厚庭深的是9号仇家。仇家独子阿瑞有一次逃学,回家被关“黑屋”饿肚子,任他在里间嚎哑了嗓子,他爸与姨娘安坐在外间“稀里哗啦”打麻将。两屋虽隔一墙,但隔音效果使里外互不相闻。

  院阔树高的是31号李家。阴雨天在他家院里玩都不用打伞,是因树冠遮得密,倒是夏日晴天院子里不能蹲人,除非头上顶张伞,不然,树上鸟屎、毛辣子虫会随时空降,让人防不胜防。

  门宽庭阔的是41号俞家。记得1966年早春,俞老太爷死后出殡,那16人抬的巨棺挪移出豪门的排场很大,众人抬出的仿佛一艘小型潜艇。据载,1922年,俞老太爷等几几个行业大佬皆看好三山街商业闹市区,于是共同出资在其东南片开创了天福绸布店,两层楼,三开间门面房,经营土布与洋布、国产绸缎与英国马裤呢及毛哗叽,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日平均营业额是当时周围半径2公里范围内6家绸布店的总和。1954年以后,天福绸布店经过工商业改造转为公私合营。俞老板的大儿子替父从商在该合营店担任协理,代表资方股东参与管理,直至后来离职下放。俞家老爷子于1966年春去世后,翌年,他的发妻也随他而去。1969年秋,俞家子女兄妹3人告别金沙井,一起下放去了农村……

  而庭院深深的43号大户人家姓琴(此姓在《百家姓》北宋版排名第482位),琴家的铁门别说我找同学进不去,就连老师家访也休想越雷池半步。莫非琴家有“丹书铁契”?据说他家有多头产业在海外经营,国内传媒对之宣传口径一直定调为:海外侨胞,爱国侨领。

  1969年开始的下放运动,红色资本家也得下放到农村自食其力。“四个家族”中除了琴家,其他3家不久都成了“下放户”。记得那天我去仇家为阿瑞送行,所见屋内外一片狼藉。在窗台下,我发现他家的拖把竟然是用数十根西装领带所扎,直看得我目瞪口呆,叹为观止。据后来了解,阿瑞的曾祖父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雇员,清末的洋务运动使之发家。民国后,仇家的主要投资转向办实体经济,金沙井7号的标准件厂据说也是仇家早年投资创办的。

  金沙井的李家,当家人在清末民初曾是全国最大的儿童读物出版商。据载,“李光明庄”当时所刻印的书籍多达16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童蒙类的。我家跟李家是斜对门,他家整房子的藏书间对我哥和我是开放的,因为李家老爷子知道两个外孙很需要爱读书的玩伴。

  1970年初,街道干部催着李家人下放,可当时老爷子夫妇俩已相继离世,结果其外孙被连带,双双被迫离宁。某一日天还未亮,兄弟俩从浦口乘上开往三棵树(哈尔滨东站)的列车,回父亲的原籍——哈尔滨道外。所幸李家老爷子最小的儿子很有出息,他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参加了板门店停战谈判,是中方的英语翻译。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与小姐姐等继承了该院的房产。

  金沙井“豪右人家”逸事说罢,该巷“闾左”的4号和6号大院也有轶事可寻。多少年前,这两门牌的住家加起来有50多户,其中不乏与近邻门对门、窗对窗的蜗居人家,几进式深院任人进进出出,人们工蜂般地忙忙碌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晨的“交响曲”最接地气——叫早的吆喝声、刷马桶倒尿罐声、锅碗瓢盆碰撞声,管教孩子叫骂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傍晚时分,则又是另外一番声响,由远而近的自行车铃声一串连一串地响着,而后是进院、停车、开门声,再后是人们相互打招呼声......“早晚两头追太阳”的上班族这会儿回到了家,享受寻常百姓家中的温暖。

  金沙井4号约20来户住家多是南京塑料厂职工及家属,厂长兼党总支书记王多如是山东南下的老干部,夫妻俩只在院落最后一进的2楼占用了一间厢房加半间堂屋。堂屋平日是用来开会的,因为有陈姓、樊姓两位副厂长分别住在楼下左右厢房,楼上吆喝一声,楼下陈樊二位便登楼蹭茶开会。如会发生争执,就开临时扩大会——院里住的中层干部、党小组长也都是随叫随到,一水的企业骨干,有话就讲。要说会议效果,不出院门任务就全都布置下去了。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王多如离休,一说他与妻子回到鲁西南叶落;一说王一家70年代初又返回了金沙井老屋居住。后来这位离休老干部在家病逝,整个4号大院连续数日沉浸在肃杀的氛围中,院里的人自动佩戴黑纱白花,哀悼这位受人敬重的老干部、老邻居。

  金沙井6号则是典型的居民大杂院。20多户人家中,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在企业上班的工人、嫁到此院的郊区菜贩、在学校当教师的、货栈开车的、在军工企业搞采购的、开出租书屋的断臂残疾人、开小人书店的“大个子”,等等。

  大杂院里曾租住过一位伤残军人——1948年11月,国民党少尉排长翟穆喜(化名)在淮海战役打响时率部起义。后随百万雄师过大江,在解放南京攻城时股骨颈中弹,经救治落下残疾。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后他就地转业,在一家日化厂当仓库保管员。不久,有个乡下女人找上门来与他结婚。成婚那天,老战友们被首长派来喝喜酒、闹新房。

  那个年代是英雄崇拜的年代。一伙男兵拥着两面五星红旗穿梭在金沙井巷子里来回游行,在大人小孩的欢呼声中抛糖果,撒传单,还不停领声高呼“解放全中国!”几个女兵倒是文静,她们把大红双喜、鸳鸯戏水、合和二仙、鲤鱼跳龙门等剪纸,贴满了新房。然后又将那份激情与喜庆分享给6号大院的住户,一幅幅大红福字逐一贴到各家门上,仿佛全院人家都成了“光荣之家”。

  翟穆喜从住进金沙井6号到搬走不足3个月,那是因为日化厂的仓库从城南搬到了中山门外小卫街,右腿残疾的他只好带着老婆一起迁至城东。据闻,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翟穆喜乘“地老鼠”(三轮的士)回到金沙井,拄着拐杖找到6号的老邻居。诉说从企业退下来之前曾抱了个患病的弃婴,当孩子康复长到两岁时,其生父母找上门来寻死觅活要讨回女儿。没办法,他只好领着养女去了老婆的乡下老家躲避,离宁前来此一趟算是“收脚印”。邻居们好心打探他老婆家乡在哪里,他苦笑一声,嗫嚅道:“远在天边”——此是后话。

  (作者在金沙井36号门前)

  牛年元宵节我去夫子庙赶灯会,在瞻园路站下车时已华灯初上,马路对面的金沙井灯火阑珊处,蓦然看到霓虹灯映出一行字:“我在老巷等你!”心头一阵炽热,遂又复归平静——经规划改造后的金沙井,老巷尚在,可那巷内各大院的原址,如今已矗立起一幢幢商住楼,那些老街坊也早已搬离,失散,各自融入新新街区……

    作者简介:张长宁,1954年生于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分别在南京日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从事采、编新闻业务整30年。

标签:金沙;尼姑庵;大院
责编:管云林